- · 教育与教学研究版面费是[10/07]
- · 《教育与教学研究》投稿[10/07]
教育与教学研究职称论文范文(教师科研论文)(3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国学故曰:“仓廪实而知礼节,衣食足而知荣辱。”礼生於有而废於无。故君子富,好行其德;小人富,以适其力。渊深而鱼生之,山深而兽往之,人富而
国学故曰:“仓廪实而知礼节,衣食足而知荣辱。”礼生於有而废於无。故君子富,好行其德;小人富,以适其力。渊深而鱼生之,山深而兽往之,人富而仁义附焉。富者得埶益彰,失埶则客无所之,以而不乐。夷狄益甚。谚曰:“千金之子,不死於市。”此非空言也。故曰:“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;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。”夫千乘之王,万家之侯,百室之君,尚犹患贫,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。
“仓廪实而知礼节,衣食足而知荣辱”。意思是百姓家里的粮食充足之后,才会钻研形成人际社交礼仪;穿的吃的都很丰富充足之后,才会追求荣誉和耻辱等群体社交生存价值。因此,人类综合文明生存智慧总诞生在生活实践之后、总是在温饱问题被解决之后才有能力去修习,人类对未成年子女的文化教育也总是从相对富贵群体向大众蔓延,比如我国商周时期,王公贵族的子弟已经开始接受文化教育、2000多年后,新成立时还有超过80%的普通老百姓不识字,直到20世纪80年代基础文化教育才被全面普及。
直立行走&使用人类抽象文字语言要学、吃饭&穿衣要学、为人&处事要学、遵纪&守法要学、道德&礼仪要学、劳动&创造要学......进入机械工业时代的人类为孩子们预备了充足的待学生存智慧。因此,现代人类孩子尚未出生就有大量内容等待他们“学以备用”,幼儿园、小学、中学、大学都是辅助孩子们学习成长的分级“前进营地”。但是,为了给自家孩子争取到更好的社会职业“入场券”【学历】,家长们并不满足于国家提供的公共学校教育。
课前加餐预习、课后托管加强、校外兴趣拓展......成长抢跑思维将孩子们送上了学习“军备竞赛”之路。当下,生活在城镇家庭的孩子们走出学校课堂、走进课外培训班、作业写到凌晨者越来越多。《生育成本报告2022版》数据显示:“全国家庭0-17岁孩子的养育成本平均为48.5万元;0岁至大学本科毕业的养育成本平均为62.7万元。把一个孩子抚养到刚年满18岁所花的成本相对于人均GDP的倍数,澳大利亚是2.08倍,法国是2.24倍,瑞典是2.91倍,德国是3.64倍,美国是4.11倍,日本是4.26倍,是6.9倍,几乎是全球最高的。”
“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;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。”意思是说天下人为了利益蜂拥而至,为了利益各奔东西。的确,有了可观的盈利能力之后,许多聪明智慧的人都会加入教育行列。但是,教育行业的利润必然来自生育家庭,家庭综合生育成本被抬高就足以让年轻人主动节育、足以让鼓励型人口生育政策难以落地。所以,教育是现代人类社会中,最不应该追求眼前经济效益的事业。近年我国人口生育情况:2016年1883万—>2017年1765万—>2018年1523万—>2019年1465万—>2020年1200万—>2021年1062万,短短5年时间人口年生育减少超过40%,实行“减负”政策【2021年8月】之前教育行业可曾经是被资本搞得风生水起哦。
教师评职称该以教龄为主?
目前职称的评定是在履职年限达到的基础上才有资格参与评定,而不是教龄,而履职年限与学历文凭有关,学历越高履职年限越少,所以履职年限是基本条件,有明确规定,否则就是破格评审,这是特殊情况,就像我们说的火线入党一样有特殊贡献才能够破格晋升,很少很少,所以评职称不是以教龄长短衡量的。
履职年限达到,才满足基本条件,然后就是比其他条件了!可能全国都差不多,只是权重不同一点,一般是从以下方面量化后进行比较:师德师风、学历、教龄、教学实绩、工作量、培训学习情况、获奖证书、教研、论文、履职期间的考核、测评、支教情况等等这些方面进行比较出高低,然后才决定出谁上,当然各个地方量化时可能会有不同,比如我们就把薄弱学校支教作为一票否决的条件,或者履职培训学分达不到也是一票否决等等之类的。各个地方规定不同但是基本上是上面的条件权重不同而已。
实际上就是在履职年限达到后,从德、能、勤、绩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分出高低,一般“德”都是一票否决的条件,就是如果师德师风不合格肯定不能评审,比如有违纪违法行为受到处罚的肯定不能评审,其他的权重上可能不同而已。
你怎么看待现在学校的教育质量?
所谓教育质量大而广,我们根本就无法通过一个量化的地方来感觉到教育质量的名词。这就造成了既然我们都在干工作都需要量化,那如何进行量化呢?如何对单位进行量化,如何对各级教育机构进行量化,这都出现一个大的问题。
文章来源:《教育与教学研究》 网址: http://www.jyyjxyj.cn/zonghexinwen/2022/1209/896.html